当地时间4月22日,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·马斯克在电话会议中透露,特斯拉“擎天柱”人形机器人的生产进程受到了中国稀土磁体出口限制的冲击。马斯克表示,特斯拉正与中方积极合作,以获取稀土磁体的出口许可证。

马斯克求购中国稀土-RobotHot

马斯克此前曾对“擎天柱”项目的生产规模充满信心,预计今年将生产数千台该型号机器人,用于工厂自动化生产。他还补充称,未来五年内,特斯拉计划将“擎天柱”机器人的年产量提升至百万台级别。然而,稀土磁体供应的不确定性给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蒙上了阴影。

稀土元素,被誉为“现代工业的维生素”,在高科技产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。特别是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领域,稀土是人形机器人伺服电机的核心材料。据估算,单台人形机器人通常需要40个以上伺服电机,每个电机都需要一定量的稀土永磁材料。以特斯拉的“擎天柱”为例,单台机器人就需要约3.5千克高性能钕铁硼。这一数据凸显了稀土资源在高科技产业发展中的不可替代性。

马斯克在电话会议中提到,中国希望确保稀土磁体不被用于军事目的。特斯拉正在与中方密切合作,以满足相关要求并获取出口许可证。他强调,特斯拉对稀土磁体的使用将严格限定于民用领域,特别是人形机器人的生产。

作为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全面回应,中国日前对稀土实施了出口限制,限制了用于制造武器、电子产品和一系列消费品的矿物供应。分析人士指出,此次出口限制的涵盖范围不仅包括矿产,还包括磁铁和其他难以替代的成品。这一举措对全球高科技产业供应链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在人形机器人领域,稀土元素的应用极为广泛。从驱动系统中的伺服电机,到制动系统、感知与控制系统、能量管理系统等关键部件,稀土都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。例如,伺服电机是人形机器人实现精准运动的核心部件,稀土永磁材料具备高剩磁、高矫顽力和高磁能积等特性,可显著提升电机效率、功率密度和控制精度。旋转关节采用稀土永磁无框力矩电机,可直接输出高精度旋转扭矩,用于需要大力矩或精准角度控制的关节。

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,其冶炼分离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。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近70%。此外,2020年至2023年期间,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稀土量占其总进口量的70%。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。

特斯拉“擎天柱”项目面临的稀土供应挑战,不仅凸显了高科技产业对稀土资源的高度依赖,也反映出全球供应链在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下的脆弱性。未来,特斯拉与中国之间的合作能否顺利推进,将对“擎天柱”项目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。